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1|回复: 0

又见六尺巷(佚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6 14: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佚名 
  

  在“桐城派”的故乡——今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有一条全长约180米、宽2米的巷道,当地人称之为“六尺巷”。

  说起六尺巷的成因,要追溯到康熙四十年发生于城内的一桩邻里纠纷。据桐城派后期代表作家姚永朴《旧闻随笔》和《桐城县志略》等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今天,我们已很难从这段文字中看出当年这场纠纷引起的波澜。桐城自古“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在这样一个翰墨飘香的小城,这场纠纷又会引起怎样一场轩然大波呢?故事的主人公张文端公即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清代名臣,文学家,今安徽桐城人。清廷入关后,沿袭明朝官制,废除宰相之职,分设六部——刑、工、户、兵、礼、吏部,以加强皇权。而张英历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正是由于张英的显赫地位,这桩纠纷才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也难怪当年双方将此事诉诸官府时县令迟迟不能断案。在县令看来,若判张家败诉,有可能会断了自己的升迁之路;若判吴家败诉,又会落得个仗势欺人的名声,势必会引起民怨。没想到,老相爷(桐城人习惯将张英称之为“老宰相”,其子张廷玉称之为“小宰相”,父子二人合称为“父子双宰相”)轻启朱毫,四两拨千斤,简简单单的几句诗,就化解了原本剑拔弩张的邻里矛盾,为时人亦为后人作出了谦逊礼让,与人为善的绝好榜样。

  3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老相爷早已高卧于桐城的龙眠山中,但六尺巷依然横亘于这城市的一角,静观着岁月的流逝与人间的沧桑。六尺巷的故事历久弥新,成为桐城文化积淀中最醇厚的部分。1956年11月,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微妙的中苏关系,在接见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吟咏了这首诗的后两句,旨在告诉前苏联当局,国与国之间要化干戈为玉帛,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当前,在我国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六尺巷的故事仍然在文都桐城交相传颂,人们用它来教育子女、治家、处世。正因为如此,桐城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桐城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国家级科技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兰花怒放的季节,再次走进六尺巷,感觉阵阵馨香扑面而来,原来是附近的山民担着兰花来城中叫卖。想当年,因了老相爷,宰相府旁多了一条六尺巷,城外的樵父农夫进城,可以径走六尺巷,免去了绕城之烦,省去了脚力之苦,而眼前的情景不正是几百年前的缩影吗?原来,现实与历史是可以如此的接近。站在巷中,用手触摸墙体的青砖,仿佛也就感觉到了历史的脉动。一阵微风吹来,巷旁的香樟树沙沙作响,仿佛在说: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六尺巷,条条六尺巷纵横交错,那我们的社会必定会奏出和谐的乐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0 19:15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