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44|回复: 0

[明代] 汤显祖徐闻办书院(佚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1 15: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佚名

 
   汤显祖,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家、文学家,其广为人知的“临川四梦”的价值和影响都走向了世界,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人们都知道汤显祖诞生于江西的一个书香门第,在浙江为官,却少有人知,他与广东还有一段缘分。

    自小在文学艺术的环境中生活的汤显祖,痛恨官场黑暗,不愿趋炎附势,在仕途上尝尽苦果。万历十九年(1591年),汤显祖冒着生命危险,写了有名的《论辅臣科臣疏》,大胆揭露积弊,猛烈抨击朝政,弹劾大臣,并严厉地指责皇帝神宗。神宗大怒,将汤显祖贬谪到雷州半岛最南端的徐闻县当一个小小的“典史”。

    汤显祖被贬后,于万历十九年从临川出发赴徐闻,行程数千里。虽身处逆境,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汤显祖却仍然忧国忧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关注社会、关注民众,每经过广东的一个郡县,必定下车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状况、民间疾苦、吏治、教化等各方面情况。汤显祖写出了两篇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喻文,那就是《为士大夫喻东粤守令文》和《为守令喻东粤士大夫文》。

    在文中,汤显祖首先提到“唯粤中人材为天地精宝,万有益于世而无—费于其乡”,意即广东从古至今都孕育着一批优秀的人才。对广东郡县的吏治,汤显祖也肯定了其政绩,赞扬了一批真正为民办事的清正好官,但文中更多的则是对时政的针砭。

    汤显祖所处的时代,已是明朝末期,朝廷的腐败殃及地方吏治,社会问题已成痈疽,可谓危机四伏。广东地处僻远,朝廷对地方官员不仅用人不当,且鞭长莫及,监控无力,使得奸吏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当地士大夫干预时政,有的士大夫居然还纵容烧杀掳掠、作恶多端的土贼李茂,反对朝廷对李茂的制裁。汤显祖分析了其中的利害,认为李茂暗藏祸心,日后必有起祸之事。若干年后,李茂果然卷土重来,贻害地方与百姓。

    在当时,士大夫或利用船舶进行海上偷盗;或到珠池偷珠;或参与销赃;或争盐税之利,巧取豪夺;或以讨债追债为名,随意伤害人命;还有的士大夫包庇纵容子弟欺行霸市,鱼肉乡里。汤显祖列举他们的劣迹十数种之多,告诫他们应该自知自律,痛改前非;要他们孝友慈让,怀德怀刑,他说,怀德才能安宁,怀刑才能远离罪孽。

    汤显祖虽是个被朝廷遗弃的才人,却能广泛调查,从一个较高的角度来评析当时广东政局的利弊,为统治阶级提供基层的真实情况和施政方略。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格和品质—襟怀坦荡,情系苍生。

    汤显祖在徐闻寓居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徐闻人对他念念不忘。其原因不仅在他对时政的入理分析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还在于由他倡导了好学之风。

    当年,汤显祖到徐闻后,对当地没有书院,读书人少,感到痛心。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汤显祖与徐闻知县熊敏商量,决定拿出自己微薄的薪俸,在县城西门,创办一间书院,招收学生,传播文化知识。他认为“天下之生皆当贵重”,希望人们通过接受教育,认识和重视人生的价值。因此,他把书院命名为“贵生书院”。相传书院前有一口梦泉,汤翁饮此泉后,“梦魇缠绵,才思泉涌,触景生情,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尔后写成惊世骇俗之《牡丹亭》”。传说无可考证,但当年在此书院中,慕名而来向汤显祖求学的读书人,络绎不绝。汤显祖对前来求学者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讲授,认真解答。从此,在徐闻的许多地方,都传出了诵读诗书的声音。贵生书院的创办,对徐闻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好学之风延续至今。

    “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有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这是汤显祖离开徐闻时写下的《留别贵生书院》诗,这“情”字表达的既是汤显祖对贵生书院的依依不舍,也是对这段广东生涯的留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30 02:17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