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11|回复: 0

[现、当代] 登楼与登楼诗(佚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1 16: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佚名

 
  古人登楼,多有所思,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王之涣的《登颧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登楼所见景色,物象壮阔,气势雄浑,而后两句即景生情,出人意表,更展示出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并寓有极深的哲理意境。

  然心境不同,感触亦异,诗圣杜甫晚年所作《登岳阳楼》写景亦浩翰宏大:“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将洞庭水划开吴楚疆界、日月星辰浮于其中的博大无边形象两笔就勾划出来,然结句“凭轩涕泗流”却把漂泊天涯、怀才不遇之感抒发的淋漓尽致,使其忧其愁其景其境巧妙地关合,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以苍劲悲凉的笔调,将生不逢时、孤单寂寞、壮志难酬、空怀无限的悲怆与茫茫空间、悠悠时间以及辽阔荒漠的北方原野相融,使人仿佛看到台上兀立着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之诗人在满目凄凉地对景咏叹。

  读唐诗中登楼之作,多发哀怨悲愁之思。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李益《上汝州郡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商隐《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虽然因人因时而内涵有所不同,但皆忧天下之忧,故千古传唱。这就更令人想起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所观所感了。

  唐人送别多于楼台,离别情绪经常为吟咏内容,然亦各有特色,彪炳千秋。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托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以示清亮纯洁、操守不移,展现出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并以此告慰洛阳亲友,别具一格的抒写心志亦使芙蓉楼大增其色。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对其所景仰的潇洒兄长的一片情深,使人想见阳春三月黄鹤楼边大江东去目送远帆的阔大场景和诗人形象。赵暇《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全篇语言自然浅显,意境却空灵神远,读来意蕴含蓄,联想无穷。

(转自转自恶人谷珠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30 02:0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