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9|回复: 1

读画论必须从文化的高度去审视(何加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 15: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加林访谈录

2006年11月8日·上午
杭州·何加林寓所
文字整理·高超
   

--------------------------------------------------------------------------------



陈子游(以下简称“陈”):在画界许多人眼中,认为你事业上比较顺利,绘画风格也趋向稳定,这跟年龄有关吗?
何加林(以下简称“何”):实际上不完全。过去画画都属阶段性,好像在不定的状态中,但回头看走过的每一阶段都有出彩的地方。近几年相对稳定一些,很正常。

陈:对于今天的画家,古代画论仍然有间接、直接的作用,在你的创作中哪些前人的画论对你帮助较大?

何:宗炳、王维、荆浩、郭熙、董其昌、石涛等。在我的博士论文写作阶段,我几乎把古代画论精读一遍。每一位有画论的画家在自己画里,都有与众不同之处,比如董其昌就与众不同。古代画论总结了前人的思想、前人的经验。就画论来谈,我在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时,会谈画论。很多学生都存在自己的问题,比如,他们在创作的时候就凭感觉,没有理论框架,他们会有些盲目。山水画中路要时隐时现;寺庙在树中藏;画面中要经营乌云;居住的地方是傍水而居,这些基本的画理,在古代画论中都有谈到,学生们创作时在很高的山上放民居,这与常理不通,你放塔、放寺庙可以,放民居怎么生活?

陈:实际前人画论中有些说法是很明确、很清晰的,对画家确有益处。

何:有时,学生画的房子全都露在外面,好像是追求形式表现,但并没有突出那样的语言特点,让人看了还是感觉很不合理。弯弯曲曲的路,幽深而引人入胜,一下子露出来就显得很白。前人画论里谈“气韵生动”,并非是用云烟缭绕这样的烘染方式所能达到的,“气韵生动”有时往往被理解为对生活场景的一种烘染,一种直接的描述,苍苍茫茫、水雾迷漫等。实际上,前人画论对“气韵生动”谈得很明确,“气韵生动”是用笔墨,一笔一墨写生而出,产生一种韵致才能带来气韵生动。我们看黄宾虹的作品,他并不去烘染山水个体的自然美,他完全是一笔一墨写出来的,这才有精神。现在许多画家也都在烘染气氛,不是用笔墨去画,这是在追求物象,而没有精神,仅仅把山水画得有云气、有水气,这不是中国画追求的本质。多读画论对画家有很大的帮助,从画论里理解一些画理可以帮助人们从初级的阶段上一个台阶,到了中、高级阶段还要阅读其他文本来帮助我们解读画论。比如我们要去研学一些老庄的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这些思想对古代画论的形成会起作用。比如宋代的画论很理性,对自然的描绘也讲理。

陈:宋代画论会受宋代理学的影响。

何:虽然我们很难直接找到出处,但是它们一定有直接关系,因为大的历史氛围讲究理,大到道德、精神讲究理,小到自然的法则技巧也讲究理,这是大的历史决定的,不懂理学光看画论不行。我在读博士的时候,花了一定的时间研读宋明理学,之后再来看画论就不一样了,能在其中体味更深的思辩。前段时间我与童中焘老师聊天,谈到张载的《正蒙》,谈到石涛的《画语录》,他对画语录进行质疑,从文章体例看,石涛《画语录》来自《正蒙》,石涛讲的“一画论”等内容在《正蒙》里都有类似的精神,石涛曾有“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的感叹。童老师说:我倒要问问石涛,张载是何其人?石涛的画论也不完全是他自己的思想。

陈:往往很多思想是从古人那里延续下来的,是有出处的。

何:董其昌曾有一段名言:“以径之奇怪论,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山水绝不如画”。他这一思想的提出是从传统的道家、老庄思想而来的。宋明理学也讲到德性之知、见闻之知的区别。致知,要多见而识之,更要提高道德修养。郭熙在画论中说:“看山水亦有情。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骄侈之目是见闻,林泉之心是德性,很多画论与古代文化思想息息相关。

陈:可以说传统画论与传统文化是一体的。

何:王维的思想也是儒家思想。

陈:宗炳的“澄怀味象”就是道家的。

何:所以我们读画论就必须从文化的高度去审视。画论在中国的文学思想中还是小道,不是大道。但它里面蕴涵的思想是大道中的理念、思想的反映,所谓一滴水观苍海。

陈: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画家而言至关重要。你怎么理解?

何:读书就像每日做功课一样,并不一定会学到什么。读书讲究体验,每天看书练脑,记忆力加强、思辩能力加强,越辩越清楚,越辩越有意思,不读书与人对话就会吃力,读书增加知识,知识是智慧的土壤。一个人的智慧有80%是天生的,但是,这80%的智慧不靠知识去滋养,它就会退化,再了不起的天才也会这样。你用知识去滋养智慧才会永远有激情,有你的生命状态,读书帮助你增加智慧的含量,让你处在年轻的状态。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朋友的交流也是一种读书。行万里路,一种含义是去自然中多看,多画,多体会。求师访教,请教有学养的人,从他们身上获得新的知识、新的能量,这也是行万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万卷书是让自己的内容丰富,行万里是让这些内容在消化的过程中获得释放,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重要。

陈:张彦远提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这是指绘画的功能,谈谈你在实践中的经验,山水画如何感化、打动人?

何:我们经常到博物馆去看画,从画家的角度看,我们要学些绘画知识,对一个普通观众来讲是去获得一种审美。这种审美,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快乐,这是基本的,还有一方面是从中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于是人们会很虔诚地学习传统文化,努力尽自己的力量为传统文化增加自己应该付出的能量,还有一种就是获得一种民族自信,传统文化中那么多财富,保存下来的都是可以与任何国家的文化媲美、抗衡的,去欧洲看博物馆总觉得人家的东西不过瘾。中国画肯定是像张彦远所说有这样的功能,其实,在张彦远之前就有人这样说。我们现在经常谈到某些作品是什么是风格,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风格不是我们能够论的,什么是风格,风、格两个字要拼在一起,诗经的风、雅、颂,第一就是国风,这就带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含义,国风让人想到进取、向上的风气。

陈:有一种感染力。

何: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是风的作用给你一种感染,你的作品有这样的感染力吗?格,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与旁物不同的样式,另一种是有一定标准的高度。风格就是要有高度的感染,以一种不同的样式感染,已然有风格就自然有教化的作用。

陈:自然能感化人。

何:这是我自己对古代画论的理解。

陈:唐代的张确立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这一中国画不可动摇的创作原则,它浓缩了绘画的理念和方式,对于山水画家尤其重要。你通过这些年的山水画实践,对此是怎样去理解的?

何:这是我感触非常深的,90年代中后期,我开始画大量写生。当时,因为自己的艺术发展到那样的状态以后,觉得再像以前那样自己在家里蒙着头去画自己所学的远远不够,那些东西越来越显得程式化。这10年来,我每年都要挤出一定的时间去写生,在写生当中我明显感到以前学的不够,以前课堂上学的包括后来读的书,实际上成为一种理论指导,但画画毕竟是用手说话,就如石涛所说:“一画者,字画下手之浅近功夫也”,必须要有一种体验,手上要拿得起放得下,通过写生到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景象,在外师造化的状态中有自己的理解这就是中得心源,大家都知道要通过读书、自己靠悟性去体会,不能单纯从书本中得心源,要从生命中找本质,而不是在书本中找,我要扔掉原来的习惯,不去重复,这很难。我在自然物象中冥想,怎样捕捉到自然物象的状态。

陈:捕捉鲜活的状态,呈现物象的生机。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15: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这种感悟是书本中得不到的,当你自己有这种体会的时候我以为就是中得心源,然后再让自己的想法不断拓展,再去观察,再去体会,画出来的作品又不一样。

陈:样式就有了区别。

何:样式是不同的,我特别反感用一种笔墨去表现不同的场景,当代人应该有当代人的特点,画太行山的干冽秋风、画太行山的粗犷,画雁荡山的滋润、秀美,表现苏州园林隽秀。

陈:不同的物象用不同的手法表现。

何:不仅是手法不同,你要尊重客体。如果笔墨一成不变,完全是形式主义,没有体验,这样的外师造化就是有问题的。

陈:记得易英先生在评论文章里评价,说你的绘画品质和风格是这个时代比较有文质的,过去也有理论家讲“画者,文之极也”,在当下的现实表达中你把自己的文气表达出来了。

何:我觉得文人画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不能舍弃。文人画的形成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必然,随着中国画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中国绘画注定要从外在的状物走向内在世界的写心,它也必将成为中国绘画区别西方绘画,和他们进行对话的唯一法码。如果没有文心,你不会去看这些画。文在古代包括很多含义,写文章是一种,在器皿上画纹样也是一种文,内在的对于生活当中的情景、事物的梳理也成为文。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画者,文之极也”有两个含义,在状物时用图样准确表达,中国画表达自然山川的美,用图像表达很直观,文人画讲究修养,这也是文的方式,即要有朴实的一面又要有学养的一面,中国画发展到文人画阶段时就是文质彬彬,它要求你有内涵,但是你又要有率真的东西体现出来,要讲究逸品,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点,画者文之极也,它要体现的是文质彬彬的一种精神,既要在状物的过程中把物象表现出来,一目了然,又能让人在这里面体现那种内在的修养,从中感受到文化的厚度。

陈:黄宾虹提到“浑厚华滋”这样的审美标准,他自身也做到了。今天的山水画家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

何:黄宾虹的“浑厚华滋”延续了宋画的浑厚华滋。其实,董源、巨然的作品也有人称为浑厚华滋,只不过他们更加平淡天真。在中国画样式里,就山水而言,平淡天真往往被推为最高境界,画画没有任何功利,作品里没有浮夸,平铺直叙,但又表现出很高的道义。浑厚华滋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表象的东西,比如画面中有烟云缭绕。浑厚华滋不仅追求水分多、用笔厚重、作品博大,这样的理解很表象。什么叫浑厚?壮壮的就浑厚吗?内质的涵养让人觉得取之不尽,行事让人佩服,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浑厚。中国人重内在不重外表,很多作品的关键是有学养在其中支持你,作品里有很多让人玩味的东西,我想这也可以称为浑厚华滋,董其昌的作品内在的东西很丰富,董源、巨然的有些作品并不像范宽作品的跌宕起伏,董源的《夏山图》平平淡淡,也是浑厚华滋。对艺术的追求还是要讲内在,一根线条可以厚重也可以轻细,虽然轻细却是春蚕吐丝,可以扛千斤。有段时间我感觉作品太秀弱,然后我就比较,但每回我都觉得不输给他们,作品本身的内质在说话。说表象,我的作品比别人细,并不是人们喜欢秀美,里面可以玩味,作品里透着含义,浑厚华滋。另外一方面,作品体现的还是生命状态,你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陈:人的经历特别丰富时,他的作品才能够做到滋润。

何:有些人的作品已经水墨淋漓,但是它不华滋,因为它没有生命状态,你画一棵小草都会让人感觉春心欲动,生命状态是华滋的一种现象。宋代山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追求形似,但内在有东西,它是在格物的同时体现了某种内在精神。现在人只是状物,只有形似。

陈:很多人拿了照相机拍了景物以后画作品,这很有问题。去年我们谈到你在形成个人风格时积累的经验。你的风格得到认可以后,跟着一批画家开始学你,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认同吗?

何:某一个流派往往只能让人们记住这个流派中第一、第二位人物,比如扬州八怪后面几个不易记,只有创始人能带来震撼。你的原生状态是最真诚的,别人再去学你都是皮表。而一个人真正有了内在的追求以后他是不被外界所动的。我在画自己的状态时,绝对不是要去追求什么风格,或为了确定风格就这么画下去,我觉得用这样的方法去表现能够表达我的思想,能够抒发我的情愫。我这么去表现是自然而流露出来,当我再去创作另外的作品时,新的境界又跟进来,方法又改变了。我生活在苏杭,这里有文化积淀的园林,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与之朝夕相处,我能够感受到文人气息,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定会适合我自己。如果仅从样式上学别人总会僵化、概念化。我在教学时对学生说,你可以去学我们的思想,可以从我们这里得到一些经验和知识,但你自己要去消化,要去改变。我们的原始思路是给你指一条路,你能走多远是你自己的事,但你走下去不会错,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他有他的造化时,你让他完全学你的风格或模式就把他毁了。我们肯定都有老师的影子,但都藏在后面了,传统文化精神传授给你了,但在图式上你要改变,你才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陈:老师给你的是启发。

何:如果学生都像你某某老师还要学生干什么,你要有自己的艺术价值、存在的意义,这才是重要的。

陈: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是站在他个人的立场提出的。南北宗有其时代背景。

何:目前来讲,南北宗好像不存在,我们所谓的南北宗其实还是绘画思想的倡导。

陈:是一种取向。

何:他把范宽放在南宗一定有他的道理,他认为山水画是有文化的,《溪山行旅图》不仅是状物,里面有文化气息,所以归为南宗。他把比较有匠气的山水放到北宗,戴进被放到北宗。我觉得现在我们没有南北宗之隔,并且现在画画的人真正有文化的太少了,如果延续那样的南北宗思想,有南宗思想的凤毛麟角,没有形成一种力量,而现在的所谓北宗也没有达到北宋时的大气磅礴那样一种状态。如果从客观地理位置来看,可以分出南北宗,北宗率气,南宗细巧,这样去理解也太表面了,过去是崇南贬北。董其昌的南北宗是有禅意的,南宗是顿悟的,北宗是惭修的,我们现在可以从地理上分南北宗,也可以从理性、风格上区别。

陈:你怎样理解“书画同源”?

何:我对书画同源的理解与别人的认识不一样。书画同源,同在以书入画,画画的不写书法就怎么样,这是表面的理解。我认为先有画,文字之初,画代表文字的含义,那时书和画就在一起了。文字发明以后,文字和画分离,文字达意,绘画里面有八法,后来书法也有八法,文字里有六书,绘画也有六法,什么时候书画真正意义上同源,我认为是在秦朝,秦朝把春秋、战国时的绘画图式给切掉了,保留了六书,保留了其中类似符号化的东西。

陈:画押。

何:用毛笔在案桌上墨书大篆。

陈:毛笔墨书秦简。

何:人们在纸上画符,开始认识到这个笔法对绘画的影响,书画于是同源。这时的绘画就是用毛笔以写的方式去画,就会讲究用笔的状态,用笔的力量,提、按、顿、挫的关系。在彩陶、岩雕上作画时谈不上书画同源,只能从文字学角度上认为是书画同源,它的图案是为了表述某种意思,这种意思现在可以用汉字来表示。真正意义上的书画同源指的是以书入画,从秦朝开始,我们虽然看不到那时的画,那时如何在绢帛上作画,具体的情况不清楚,但是有文字记载,那时的线条已经讲究流畅,从秦到汉的发展是漫长的,那时毛笔的发展是迅猛的,以书入画的状态发展到后代,中国画特定的方式与西方绘画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现在拿毛笔,拿起来就感觉你在写字,如果仅仅是描,就很工匠。

陈:提出书画同源时十八描已经存在。

何:十八描也是以书入画,讲究线条质量,十八描之前不是有汉隶吗?

陈:汉隶就讲究书写性。

何:从本质上书画开始同源是从秦代,你用图案代表汉字的含义只是表面的书画同源。




--------------------------------------------------------------------------------

二月书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7 20:0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