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64|回复: 4

[选刊] 诗歌的历程(一)佚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4 10: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佚名


(一)《诗经》及六义
  《诗经》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产生的时间大约是西周到春秋时期 的五百多年之间,编成时间在春秋时代。
  当然在《诗经》出现之前并不是没有诗歌存在,不过当时记录的手段使现在我们很难发 掘出更多的作品来进行考证,因此目前能看到的只是凤毛麟角,其中还夹杂着后人的伪作。
  《诗经》中的作品大部分是民谣,还有一部分是贵族的作品,其中按作品性质和乐调的 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种体裁。还有的将《周南》《召南》单分出一体"南",与 风、雅、颂并称为四诗。
  《诗经》的成书系由行人、太师之类采集民谣和大夫创作以及宗庙乐章等编纂起来的, 至于孔子删诗的说法仅在《史记》中出现过,缺乏有力的证据。
  诗有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毛诗正义。大序》中,是这般说的:"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并为六义者,赋 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但历来对六 义的理解从古至今却不尽相同。关于风雅颂,基本上争论不是很大,至于属于表现手法的赋 比兴三义,有一种解释如下:
  "赋"者铺陈,叙物言情,直歌其事,随物赋形。
  "比"者比喻,借物托情,有显有隐,意在词外。
  "兴"者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
  明朝人杨慎的《升庵词话》中讲道: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 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
  在创作的过程中,表现手法经常相互联系使用,对后世历代诗人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也是极其深远的。象词赋中的"铺陈"即由赋发展而来,楚词中的"隐喻"便是比的延续; 兴,后来则成为《咏怀》等诸体的起源。
  《诗经》虽然出现较早,但是历来被文人所重,除了作为经书所起的政治作用外,其中 还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内容,至于研究此书的的著作比比皆是。
  对于广大的诗词爱好者来说,更是一部很好的参考,里面的名篇名句至今传唱不衰,后 来的一些诗词评论家往往把它用来作为批评当时不良倾向的范例,以正文坛之风气。
  诗歌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后来的唐诗和宋词把诗歌的进步推向了高潮,但《诗经》 给诗词创作所带来的影响一直流传至今,仍存在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及作用。
(二)屈原与楚辞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是楚国的同姓贵族。屈原用他高尚的人格,非凡 的文才,渊博的学识,谱写出了伟大的诗篇。他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 (一共有九篇)《九歌》(共有十一篇)、《远游》、《卜居》、《渔父》。
  作品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变化,还有丑恶现象,无论是从诗歌的数量,还是从内容的丰 富性上,或是思想上深度,都是前无古人的。
  屈原的代表作是人所熟知的《离骚》,其中讽刺寓意和现实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 法,对历代文学包括诗歌的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体是屈原继承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并同时对楚国的民歌进行加工和改革,然后 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的一种句式变化灵活、参差错落的新诗歌形式。句式的特点是大量运用 "兮"字。
  楚辞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用词华丽,对偶工巧。屈原的出现,是一个标志,代表着定 型化的《雅》《颂》文学的结束,文学从而逐渐进入了一个自觉的作家创作时代,使我国的 古典诗歌的发展上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屈原也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采取神话故事和寓言 方式,创作出了雄伟壮丽的境界,以及各种形象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
  其中广泛的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比《诗经》中更为丰富和复杂。在屈原以前,我国诗歌 史上的作品大多是以集体创作的面目出现的,或者与其他形式的文学、哲学、史学交织在一 起,屈原则是以他的个人的诗歌创作活动,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楚辞"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武帝以前,到了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以及汉朝效 仿屈原辞赋的作家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的作品,再加上自己写的《九叹》汇编成一 集,称为《楚辞》,其中最主要的屈原的作品,这是我国的第一本《楚辞》专集。
  屈原和楚辞的出现,使我国的诗歌发展在继《诗经》之后又向前推动了一步。
(三)五七言诗和两汉诗坛(上)
 《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的诗歌总集,汉代以后四言诗依然有着不少的杰作,像东汉末年 曹操的作品。五言的出现大约是在西汉,那时就已有了一些五言一句的民谣;这些歌谣作为 五言诗,在艺术还很幼稚,但它们为文人创作五言诗提供了借鉴。
  而作为谁是最早写作五言诗的文人这个问题,曾是文学史上的公案,一般认为是以《汉 书》的作者班固写过的一首《咏史》为最早。班固是东汉人,这首诗写的是汉文帝时少女缇 萦救父的故事。后来张衡等人也接着写了一些五言诗。其中汉桓帝时秦嘉的《赠妇诗》在艺 术上以趋于成熟。虽然这些人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但他们是从班固开始到建安文坛旺盛 局面的的桥梁和纽带。
  建安时期是五言诗的获得重大发展的时代,出现了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人为代表 的的一群高水平的诗人,尤其以曹植的成就为最大。此外,像王粲(can去声)的《七哀诗》 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也都是比较杰出的作品,还出现了象《古诗十九首》等优秀的作 品集。
  七言诗的兴起与五言诗在时间上差不多,文人作七言诗,一般认为以张衡的《四愁诗》 为最早,诗分为四段,每段七句,其中每段的第一句中都夹一个虚词"兮",这种句式在秦 末楚汉时期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易水歌》中曾出现过。
  七言诗的正式确立,是曹丕的两首《燕歌行》,此后,七言诗的创作曾沉寂了二百年左 右,直到南朝刘裕建宋以后,才逐渐普及和成熟起来,相比较而言,由于五言的形式被采入 乐府,遂风行和流传起来。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当一种的旧的文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衰退的时候,必有一种新的 文体伴随着成长起来。这就是两汉乐府诗的兴起。
  入汉以来,先秦的雅乐日趋没落,从民间或西域传来的俗乐成为新兴事物,西汉时建立 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用来管理那些新兴的俗乐,乐府诗就是乐府机关采撷、演唱的 这些新兴俗乐的歌辞。
  汉代的乐府诗合乐可歌,魏晋以后,许多文人曾大力的摹仿过古乐府,他们沿用古乐府 的旧题而写新诗,这些作品已同一般的古诗没有什么差别。有的作品连古题一起抛开,着重 的是古乐府的风格和意态,习惯上,上述作品也称作乐府诗。(乐府的这个称谓,后来也用 过指称按谱歌唱的宋元词曲,不过性质实异,同这里所说的乐府不是一个概念。)
  总之,古代的乐府诗既有合乐可歌的,也有仅以书面形式出现的,在古曲早以散失的今 天,却都是以书面文学的形态出现。
  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曾把乐府诗分为12类:
  一、郊庙歌辞:祭祀用的歌辞。
  二、燕射歌辞:朝廷享宴用的歌辞。
  三、鼓吹曲辞:军乐的歌辞。
  四、横吹曲辞:同样是军乐的歌辞。
  五、相和歌辞:原是汉代的"街陌谣讴",后来为乐府所采撷,是汉乐府的精华,魏晋 文人的乐府诗一般都用此类题目。
  六、清商曲辞:东晋南朝时期流行的清商新声歌辞。
  七、舞曲歌辞:分雅舞和杂舞两类。
  八、琴曲歌辞:配合琴曲的歌辞。
  九、杂曲歌辞:上述诸曲以外的,或为被乐府所采撷,也有后世不详其声调,无法明确归属,还有不少是民间歌辞。
  十、近代曲辞:隋唐时代的杂曲歌辞。
  十一、杂歌谣辞:历代的歌谣、谚语等。此类实际不属于乐府诗,但乐府本出于歌谣, 可以相互引证,所以一并收录。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0: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新乐府辞:唐代诗人的新题乐府诗。
  汉魏及六朝乐府诗最有价值的部分,绝大多数集中在相和歌辞、杂曲歌辞、清商曲辞和 横吹曲辞四类里,它们包括了大量所被称道的乐府民歌,是乐府文学中的珍宝。
  两汉是乐府诗兴旺的时代,由于年代较远,许多作品都已散失,现存的汉乐府诗主要有 《安世房中歌》17章,《郊祀歌》19章,《铙歌》18曲和40多首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安世房中歌》和《郊祀歌》都是汉的郊庙乐,而《铙歌》本是军乐。
  其中除了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加上《铙歌》里的《有所思》《上邪》《战城南》等作品 采集于民间,其他的大部分都远离现实,缺少社会内容,文字也难以索解。
(四)五七言诗和两汉诗坛(下)
  汉乐府诗留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但却能广泛反映出当时的面貌,它以新鲜的艺术形式、 精彩的叙事手法有别于《诗经》《楚辞》的抒情作品。还有其质朴自然的风格,后人称汉乐 府诗为:质而不鄙,浅而能深,近而能远。
  其中《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汉乐府诗的最高成就,它最早的题目是《古诗无名氏为焦仲 卿妻作》,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在汉末建安年间,讲述的是一个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婚姻爱情悲 剧。作者不详,诗的技巧娴熟,造诣不凡,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由于它深刻的主题,同时它兼收了其他乐府诗的长处,近而更有创新和突破。汉 代的乐府叙事诗一般篇幅短小,总的来说人物形象仍显的比较粗糙,情节比较简单,而《孔雀东南飞》所刻画的形象无不个性分明,人物各局面目。
  全诗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最后以"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几句作 结,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在叙事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一批无名诗人所创作的抒情短诗,《古诗镜》中评价其是:谓之 风余,谓之诗母。其内容主要是反映汉末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它继承了《诗经》以 来现实主义的传统,在表现手法上,吸取了汉乐府民歌的营养。
  汉朝并无"古诗"这个叫法,"古诗"一称是在六朝时期经过长期的酝酿,随着文体的 分类逐渐细化而形成的。《古诗十九首》也是在当时流传的众多无名氏的古诗中,经过反复的筛选,到了梁中后期才以组诗的面貌出现的。
  《古诗十九首》与汉代乐府的五言歌辞相比,抛开音乐因素不论,单就诗体形式而言, 并无本质的区别,不过它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汉乐府相比,在风格上还是有所差别的。
  首先在手法上,乐府民歌较重叙事以见情,多铺叙,古诗十九首侧重抒情,以情融事; 其次在结构上,乐府民歌一般以事情自身的发展顺序为线索,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多按感情 的起伏节奏为主线;语言方面,后世评论乐府民歌是:质而不鄙,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论 古诗十九首是: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誉之为"秀才说家常话"。在意境方面,乐府民歌可 以说是其境深厚,古诗十九首则可说是其境旷远。
  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不同于乐府民歌多来自劳动人民,而是 具有相当文化素质的下层文人。他们为了表达所遭受的压抑而产生的不平,打破了当时形式 上遵从《诗经》《楚辞》,尚回言、骚体、汉赋的习气,向民歌学习,将汉乐府五言歌诗中 表现出的叙事和抒情分流的倾向,加以进一步发展,五言抒情古诗由此应运而生。
  《古诗十九首》兼有风余和诗母这两个特点,说明它在古典诗歌从前古到中古的重大转 换中,处于枢纽地位(以汉末建安年间为分界)。前古时期的诗歌,从审美角度来看,无论 是《诗经》、《楚辞》或是汉乐府,都是作者心声的自然表达,从文学作品来讲,可以说作 不自觉的文学作品。唐诗僧皎然在其《诗式》中称之为:天予真性,发言自高。
  而汉代介于诗和文之间的大赋,脱离了诗骚抒情言志的传统,片面的追求辞藻,流于生 僻险怪,使前汉上层的文人诗处于沉寂的状态,带给后人多是失败的教训。《古诗十九首》 既不完全同于诗骚和汉乐府的天予真性、发言自高,从中已可以看出锤字炼句,安排布局的 迹象(皎然《诗式》谓之:始见作用之功),又不同于汉赋的追求辞藻、生僻险怪,而依然 如诗骚一样以抒发情意为创作的中心,开创了中古诗才情并重,以气驭才、以才达气的优良 传统。
  情志与才华的关系,是中古后诗史中的主要矛盾,《古诗十九首》较好的处理了这个问 题,所以后世遇到形式主义世风泛滥时,进步诗人总是将其与诗骚、汉乐府一起作为自己的 旗帜,
  当然《古诗十九首》也不是尽善尽美,作者群离普通的劳动者毕竟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反映的社会层面还不够宽广。《古诗十九首》诗境偏于含蓄一路,因此当后世出现一些直指 现实、比较激烈,或者在风格上纵横驰骋、意气风发的作品和流派时,保守派的诗人和诗论 家又将其当作武器,成为他们反对新生力量的工具。当然,瑕不掩瑜,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 的,况且这也不都是《古诗十九首》本身的问题。
(五)建安风骨之三曹七子(上)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 要标准,建安时代以五言诗为主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被后来人尊为典范,这既是文学 史上经常提到的"建安风骨"。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运用于魏、晋、南朝时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精神气质, "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后来也沿用到了书画理论中。
  至于文学评论中的风骨论,当以《《文心雕龙》》中讲述的较为详尽。风,就是文章的生命 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风,文章才能鲜明而生动,当然,"风"始 终比较虚化,它与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关,但并非指内容和情感自身。
  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也就是说文章应该表现的刚健有力,"骨"是一个比较实的概 念,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准确、简练、明晰,文章就能表现得有力。风骨这一概 念很强调完整性,它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但是不能分成两个概念来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0: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 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激 昂。还有就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
  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也讲究用辞和文采,但仍保持 了乐府民歌的本色,不象后来某些文人诗那般过分追求辞藻。此外,刘勰也强调:辞藻修饰 与风骨良好的结合,才是文章中的精品。
  如像曹植的诗,既有一定的华美,又不至于伤害风骨,因此人们在提倡建安风骨时,不 仅肯定了它的风骨,也肯定了它风骨和藻饰结合的一面。所以,从南朝到唐,提倡建安风骨 的人尽管各自的着眼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针对当时文坛上的一些不足,象辞藻过于华丽, 用字过于艰深,风格软靡无力,内容或空洞或繁杂,感情昧暗等,而要求作品有生气,内容 充实,感情充沛,风格明朗刚健等,这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汉献帝最后的一个年号叫作"建安",当时实际掌握政权的是曹操,建安年代及在这稍 前和稍后一段时期内的文学,一般统称为"建安文学"。
  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当然也是诗歌史辉煌的时代,从这个时候起,当时的 人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独立的地位。鲁迅先生说: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诗歌、辞赋以及散文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的诗歌,兴起了中国文学史 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从此奠定了文人诗的主导地位,给后世留下极深远的影响。
  建安文学的主要作家群--就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还有"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王粲、徐幹、应瑒、阮瑀、刘桢七人。三曹是其时文坛的领袖人物,成就最高。
  曹操的诗情绪悲凉但不低沉,表现出向上的精神,代表作:《短歌行》、《蒿里行》、 《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却东西门行》,这些作品的文体都是乐府歌辞。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曹丕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论文,对文学创作和 批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建安时代文学自觉的标志。代表作有《燕歌行》两首和《杂诗》两首。曹丕的诗与其父有明显的不同,作者创作时追求艺术美,在自然的风格中流 露出清丽,感情婉转细腻,音调流转和谐。
  曹植是曹丕的同母兄弟,以曹操的辞世为分界,曹植的创作可以分成前后两个时期。曹 操死之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排挤,诗风趋于深沉,感情强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建 安诗人中,他留下的诗数量最多,历来受到推崇,他的作品讲究艺术形式,刻画细致,辞藻 华美,注意对仗的运用和炼句,明显的改变了古典诗歌的面貌,后世文人多把他当作杜甫以 前诗界的最高典范。
  曹植也重视吸取乐府民歌的优点,故所作大多有充实的内容和深厚的感情。曹植的《洛 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浓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的绝世之美及纯洁的形象,中 间寄托了作者的某种追求。
(六)建安风骨之三曹七子(下)
  建安七子一称,最早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在书中列举了七子人名之后写到: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其中王粲被《《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他擅长诗赋,以感情的深沉真 挚见长,突出作品有《七哀诗》两首。在诗歌语言趋向精美的特点上,他可以说是曹植的先 驱。还有《登楼赋》,赋中多用骈句但明白流畅,用词锤炼,感情至深。
  陈琳和阮瑀都以章表书记见长,诗保存下来的很少,陈琳有《饮马长城窟行》,阮瑀有 《驾出北郭门行》,都是以质朴的语言叙述普通百姓的生活,风格特点上属于学习汉乐府民 歌。
  刘桢与王粲齐名,亦以诗歌见长,作品存世十多首,以《赠从弟》三首为代表,语言简 练,有刚劲之风。徐幹较好的作品有《室思诗》六章,应瑒较成功的作品有《别诗》两首。
  孔融和其他六人情况不同,他既不隶属于曹操的政治集团,也没有参加以曹氏兄弟问核 心的文学活动,但是曹丕对他很景仰,把他列为七子之首,但没有诗流传下来。
  建安七子的作品大都失传已久,但这是个文学兴旺的时代,标志着我国文学开始进入自 觉与独立发展的阶段,在文学和诗歌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阮瑀之子阮籍在诗歌方面也有成就,他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作品有82首五言的 和13首四言的《咏怀诗》,其中多用比兴、象征的手法,诗意比较曲折隐晦。这主要和当时 斗争比较残酷的政治背景有关。阮籍在他的诗中揭露了那个时代政治的黑暗,还有抨击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行径。"忧 生"是《咏怀诗》的另一主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局面的痛心疾首,心灵上的苦闷,心 情孤寂忧伤。
  为了摆脱痛苦,他只能到老庄哲学中去寻求精神寄托,这在诗中也有所反映。这使阮籍 一生陷入了深刻的矛盾之中,他的《咏怀诗》既有积极的批判,也有消极的遁世思想。
  《咏怀诗》继承了"小雅"及"楚辞"的传统,主要受后者影响为大,遂开创了一种言 近旨远、委婉含蓄抒情风格,不过也有词意隐晦的缺陷。它采用随感式的写法,形式比较自 由,给后世受压迫而欲抒胸臆的文人提供了一种抒情言志的方式,以致后来的陶渊明、陈子 昂、李白等,多写有这种咏怀组诗,尤其以陈子昂的《感遇》和李白的《古风》最为有名。
(七)两晋文坛的诗人诗歌(上)
  晋朝按时间分为西晋和东晋两部分,西晋时比较著名的诗人有:陆机、潘岳、左思。其 中陆机和潘岳被合成为"陆海潘江"。这一叫法南朝梁的锺嵘在其著作《诗品》中使用过, 锺嵘在前人的评论基础上得出这一结论,概括了陆潘两人的特点,被公认为定论,这个提法 自此也就沿用下来。
  陆机的祖父陆逊和父亲陆抗都是三国时代东吴的名将,陆机二十岁时,东吴亡于西晋, 陆机的两位兄长战死,他闭门读书十年,后来与弟弟陆云同赴洛阳,受到赏识而名声大振。 陆机的作品数量丰富,颇显才力,且形式华丽,辞藻繁美,从这个意义上讲,因此被称之为 "海"。在西晋作家中,陆机留下的作品最多,达104首。
  他作诗力求古奥典雅,遣词造句讲究对偶,有时在一首诗中,常大部分是对偶句,但诗 中的对偶句往往前后表达的只是同一个意思,这也就带来芜杂的缺点,所以在评论陆机的诗 时,评论家们一方面叹服其丰富的知识,驾驭语言的技巧,但同时也指出其作品辞累意复, 故"陆海"也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当时很赏识陆机的司空张华,曾谓之陆机曰:人之作文,患于不才,至子为文,乃患太 多也。陆机的这一作风,开了六朝文学偏重艺术形式,讲究辞藻对偶的风气。
  潘岳,字安仁,才名早享,但仕途并不得意,他的作品也一样辞藻华美,但比之陆机显得清丽疏畅,抒情意味较浓。《晋书》云:机文喻海,韫蓬山而育芜;岳藻如江,濯美锦而 增绚。潘岳善于写哀文,以三首《悼亡诗》最为著名,诗中有状物,有写景,有比兴,情景 交融,没有陆机那般浓重的藻饰、整齐的句式;称其为"江",主要是说其作品明净如江, 感情悠长。
  "陆海潘江"这一比喻,除了艺术上的风格外,也包括对二人思想内容上的评价。《世 说新语》所记载的孙兴公语: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陆机的文辞繁复是为了充分表达其 思想内容,作为东吴名将之后,他对故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吴亡后离别故土求官出仕,心情 上也是很复杂矛盾的,他的诗比较深刻的反映了改朝换代之际这一批文士心中的苦痛。
  从陆机的作品中人们能看到他真实的人格和性情,相比较而言,潘岳的作品就没有这么 深刻,反倒与他的人格多有不符,《晋书》上说他:"性轻燥,趋势力,... ";后人元好 问在《论诗绝句》中讽刺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 信安仁拜路尘。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0: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思,字太冲,生活在西晋武帝、惠帝时期,是当时成就最高的诗人。左思与陆、潘是 同时代的人,他的诗流传到今天的有十五首,其中《咏史》八首和《娇女诗》,是经常被人 所称道的名作,他的诗与其时著名的两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三张(张 载、张协、张亢,也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相比,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1、抒情写志,气概豪迈,抨击士族,情辞激切。看他的《咏史》八首,不光有献身于 祖国大业的理想,还兼抨击了腐朽黑暗的士族制度,这种慷慨激昂的情志,陆机、潘岳有所 不及。
  2、题材广泛,不避俚俗。左思的诗中除了咏史、悼离、归隐等题材外,还有以描写儿 童生活为主题的。如他的《娇女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刻画出天真生动的儿童形象, 反映出他对女儿的关心体贴。这样的作品,在两陆、两潘、三张中是没有的。而《娇女诗》 中的语言不重排偶,不避俚俗,一反那时追求排偶的时尚,显示出作者勇于突破世俗偏见的 创作决心。
  3、匠心独创,别具一格。左思和张协都写《咏史》诗,但张协沿袭的是班固《咏史》 的旧路,而左思则在建安咏史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立出一种新的咏史诗体格,他摈弃 了一味囊括史传本事的写法,吟咏史事,主要是为抒发作者的怀抱服务。此格一立,影响悠 远,从鲍照到李白以至清代,很多文人的咏史诗多采用此体格,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 中评左思的咏史为:创成一体,垂式千古。
  故此,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左太冲高出一时";的确当之无愧。
(八)两晋文坛的诗人诗歌(下)
  在文学史上,一般习惯将陶渊明划归东晋。陶渊明是一位真正的隐士,在长期的隐居生 活中,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他的诗现存120多首,大多作于中年之后,以隐居躬耕为 题材。诗中描绘了优美的田园乡村风光,以及饮酒抚琴、读书赋诗、访问邻农,闲话麻桑的 情趣和生活。表达了对这种宁静闲适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豁达乐观、冲淡平和的人格。
  在陶渊明之前,还没有人象他一样,把吟咏隐逸的题材写的这么多样生动,因此锺嵘在 《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当然诗人的隐居也是迫不得已的,诗人生活的 东晋后期,政治局势动荡险恶,他只能躲避到田园中去,虽然比较清苦,但得到了心灵上的 相对自由。
  他把归隐看作是生命的归宿与寄托,由此才能把田园生活写的这般平静、淳朴、和谐。 不过归隐以后,少年时的壮志已成泡影,诗人也不禁常感到悲凉,内心的的苦闷和孤独在作 品中多有表现,如组诗《饮酒》,《杂诗》等。诗人也并没有完全忘却政治,其中《述酒》 就是首寄托了晋宋易代之悲的作品。
  陶渊明虽然归隐了,但并不可能全然脱离开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和思想仍受到时代以及 社会的制约。鲁迅先生在他的《题未定草》中说的好:陶渊明"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陶渊明诗的价值,在其生前和身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被充分的认识到,南朝文坛 的风气是注重文辞的声色之美,而陶渊明的诗却朴素质实,在时人的眼中,他比不上陆机、 潘岳、谢灵运等人。
  到了唐代以后,人们对陶渊明诗的理解比较深入,对他的诗的评价也比南朝时要高,白 居易曾说:"常爱淘彭泽,文思何高玄。"还说自己对陶渊明"俯仰愧高山"。
  宋代对陶渊明的诗的评价还要高的多,众多文人认为他是六朝最伟大的诗人,苏轼还曾说过李白杜甫也不及陶渊明的言论;他酷爱陶诗,曾作《和陶诗》一百多首,对陶诗的艺术 风格深有体会,还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来加以总结。南宋的真德秀将陶渊明的作品与 《诗经》《楚辞》并举,认为"为诗之根本准则"。
  从南宋时起,一些评论者将陶诗勉强联系时政;还有就是认为陶渊明忠于晋室,不事刘 宋的说法流行起来。这对陶渊明的地位被提高不无关系,只不过显得有些穿凿附会。
  元代直至明清对陶渊明的诗大都推崇备至,有的称陶诗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还有的 赞许为:千秋之诗,谓惟陶与杜可也。(杜是指杜甫)总之,陶渊明确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 一流的人物,朱自清先生在他的《陶渊明的深度》中也说到"田园诗才是陶渊明的独创,他 到底还是"隐逸诗人之宗",锺嵘的评语没有错。"
(九)南北朝的诗风变迁~山水文学与元嘉三大家(上)
  晋宋交接之际的南朝,文学发展经历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这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明 诗》中所说的"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当时《老子》、《庄子》加上《周易》,被称为 "三玄",是玄学思想的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历史上的大动乱时期,生命的无所保障使许多文人觉得没有安全感, 从而转向老庄学说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借以逃避现实。于是玄学之风大盛,这中间又与 佛理禅机相融合,因此在玄学笼罩下的东晋末年,诗词歌赋中多是些表现虚无的作品,既乏 内容,又少文采,当时写这种玄言诗的人很多,但却没有哪首真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那个阶段以孙绰和许询最著名,并称"一时文宗",但是作品很少有流传下来的。《诗 品》中评这个时期的作品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老庄哲学中本有修道和出世的思想,所以时人的诗中亦多仙游、归隐之作。修炼和隐居 多在山林之中,成仙当然是不可能的,归隐便成了逃避现实的又一方式。至于得意时出来做 官,失意时退隐山林本是士族文人的通病,所以一批不得志的文人往往隐居于山林之间,其 中固有如陶渊明般的真正隐士,但也多有借此道来成就隐士名声的人,以此作为结交权贵、 出仕从政的捷径。
  我国多是山清水秀之地,隐居在山林之中,不免牵动文思,有些世族子弟在政治上不得 意,也常回到自家风景好的庄园中,游山玩水来消遣,并在诗文中表现出来,故此描绘山水 风光的作品逐渐多了起来。
  以孙绰为例,能在文学史上留名,并非因他是玄言文学的代表人物,而是因为在其作品 《游天台上赋》中已偶有写景的佳句,崭露出山水文学的端倪。不过在文学作品中以描写山 水之美为主题,并开创山水文学这一新的流派的,则是从刘宋初期的谢灵运开始。
  活跃在文坛南朝的诗人中,以谢灵运、颜延之、鲍照最为突出,(习惯上将陶渊明归属 东晋)合称为:元嘉三大家。元嘉是刘宋文帝的年号,诗歌史中讲的元嘉体就是指以元嘉时 期为主的一代诗风。
  谢灵运出身在门第最高的士族世家,他的祖父是东晋名将谢玄,袭封为康乐公,世称谢 康乐。刘宋替代晋以后,他被降爵为侯。谢灵运因为无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于是放情于山 水,享乐游玩,他在游玩时多爱吟诗赋辞,运用他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技巧,刻画山水风光之 美,虽尚未能尽脱玄风,但已说的上是另辟意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所以在社会上颇具 影响力,对山水诗风的开创,起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南齐,曾当过宣城太守的谢朓在继承山水诗的发展上,更加趋于成熟,与谢灵运一 起被并称为大小谢,而且在行文上更加讲究词句的锤炼和用字的工巧,这也是那个时代文学 的普遍特征。从六朝以后,讴歌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山川风貌,就一直成为我国文学的主题之 一。
  颜延之,字延年,为人好酒不羁,不愿奉承权贵。颜延之诗一般用语艰深,辞藻华丽, 修饰浓重,并好用典故和对仗句式,形成了繁密、华美的风格,这是自陆机、潘岳以来诗歌 修辞化倾向的延展。他的一些写景的句子很美,色彩凝重,颇有油画般的效果特点。此外, 他的《五言咏》和其别的作品不太一样,显得较为质朴刚劲。
  谢灵运和颜延之就总的艺术风格来说,都是属于典雅华丽一类的,在当时属于主流派, 影响非常大,所以齐梁间人论及刘宋一代的诗风,常把谢颜作为代表人物。相对而言,谢灵 运诗语言锤炼的比较精致,内容又以山水景物为主,显得比颜延之的诗清丽生动。
  鲍照,字明远,他的诗既有与元嘉时正统诗风相一致之处,同时,又开创了一种通俗浅显,奔放流畅的新风格,和同时代的诗人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其中充满了怀才不遇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拟行路难》18首,是鲍照的代表作,内容大都和现实社会有关,它们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鲍照创造了一种以七言句式为主的杂言体诗,为后世七言歌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建安以后的诗,呈现出修辞化的倾向,繁密典雅、字雕句琢,成为主流风格,使诗歌难以流畅抒情。而鲍照的《拟行路难》同特点相近的《梅花落》,却以格调高昂、感情充沛、语言浅显流畅为特征,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
  这种音节错综、变化自如、奔放流畅的形式最适宜抒发激昂的情感,对唐代岑参、李白等浪漫主义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人沈德潜曾说:"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未有。"除了七言乐府外,鲍照的五言乐府也有特点,言语刚劲有力,《代出自蓟北门》等从军诗,可是说是唐代边塞诗的先驱。至于乐府之外的五言诗,风格基本上与谢颜一致,故不太引人注目。随着历史的发展,后人论元嘉体诗时逐渐以谢鲍并列,代替了初时的谢颜。
(十)南北朝的诗风变迁~山水文学与元嘉三大家(下)
   从三国的曹植开始,经过晋代陆机、张华、张协等人的发展,诗歌注重才调的历史倾向在元嘉诗人中得到了继承和延续,元嘉三大家的共同特点是均善于修辞,但也由此产生了某些弊端,或繁芜或约束。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0: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元嘉诗人虽尚言辞华丽,但也仍继承了以前古典诗歌注重情志的传统,尤其对建安诗人的特点颇有解会。相对于汉代之前的诗而言,元嘉体诗表现出更多的自觉进行艺术构思的成份,和更多的锤炼功夫;诗歌由不自觉的文学作品到自觉的文学作品的转化,始于建安而大成于元嘉。
  从此,情兴同才调的矛盾,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就成为诗歌理论的核心问题。后来清代的沈德潜称以元嘉体为主体的刘宋诗是"诗运之转关"。
  在情志与才调的矛盾趋向尖锐的历史环境下,元嘉诗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要以情志为本,运用才思,在诗歌立意、形象、体势等方面,经过锤炼,由巧思精构而最终归于风流自然的艺术境界。这一点体现了元嘉体在诗歌史演进中的历史地位,同时亦是元嘉体的价值所在;元嘉体诗的功过利弊和对后世的影响,也都是由此而引起的。
  元嘉体诗注重才调,尚技巧、多锤炼,往往有过于雕饰的弊端;至于元嘉体诗内在的兴会、意气、体势,却远不象其表面上的藻饰那么容易为后来者所能感受到;因此在其形成之后没多久,就曾对诗坛产生过不良影响。齐梁诗人的"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锺嵘《诗品》),就是对元嘉体诗重才调、尚技巧一面的畸形发展。
  而比元嘉诗人稍后的谢朓等人对元嘉体扬长避短,以情志为本,去其繁芜,去其精华,遂形成了清新明丽的诗风。这种趋势到了唐代,对王孟诗派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对直承王孟诗派的大历十才子等人也有不小的影响。
  入唐以后,在反对六朝靡丽倾向、甚至批评元嘉诗人的时代潮流下,后来有个人却对元嘉诗风精髓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就是后来被尊为"诗圣",然而在当时却颇为落寞,处在盛唐与中唐之交的杜甫。
  在唐人中,杜甫第一次将谢鲍与陶潜、建安诗人、甚至"风骚"相提并论,独具慧眼的看到谢鲍的诗中实有一种孤愤之气,尽管他们冥思苦练、穷探精微,却自有一种飞动之势,并始终追求由苦思而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
  杜甫的着眼点与王孟诗派对元嘉诗人"清丽""清新"的崇尚,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反映了唐诗格局发展到了高岑、王孟时已很难有所突破,杜甫欲胜前人,就必须从新的角度拓展。
  陈绎曾《诗谱》中云:"谢灵运以险为主,以自然为工,李杜取深处,多取此。"此话揭示了李杜,尤其是杜甫,对元嘉体的吸取,已开了以意为主,通过苦思,由奇险而返自然的新思路。这一动向中间经过诗僧皎然在其著《诗式》中的理论发挥,至元和时的韩孟诗派已蔚然成风。当然这种主张对作诗者的要求也很高,如若象杜甫那样,自能别开生面,否则不但难能开拓新气象,还容易流于险怪。
  由杜甫开始,经元白韩孟宏大的诗风,下开了宋代元祐时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的局面。这与盛唐时诗歌的风貌迥然不同,因此后世称之为宋体诗。清代同光体诗人把这一继承系统归纳为元嘉--元和--元祐。
  自黄庭坚的江西诗派之后,诗史上唐宋诗之争愈加激烈,后人取法于元嘉体大抵出此入彼,即王孟所延续的"清新",或学杜者主导的"清奥"。这种状况到了清代崇尚宋诗者的手中有所发展,加深了对元嘉体诗的理论分析,研究成果促进了清代宋体诗的繁荣;并且也影响了唐诗派的评论家,适当吸收和注重了被本派过去所忽视的,元嘉体诗的其它层面。
  清诗无论是宋体还是唐体,其中的佳作在命意、谋篇、锤炼字句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色,都能超越元明,有些甚至直追唐宋,这中间有着诸多的因素,其中对元嘉体的细致研究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14:0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